
但作为一个正在研究 AI 助手如何真正帮人“学习思考”的产品经理,我决定尝试一件新事,用 AI 一起听完刘润的演讲,并让它帮我整理出核心要点。
这次的实验,我用的是最近在用的一款笔记工具:AI好记。
它支持视频转文字、AI总结、自动生成思维导图等功能,于是我决定换个方式:让AI成为我的学习搭档,陪我一起拆解这场演讲。这个过程本身,就像是一次关于"如何用AI提升学习效率"的实战演练。
让AI成为你的学习助手
在开始之前,我想先聊聊这次尝试给我的启发,作为产品人,我们总在思考如何让技术真正为人服务。
这次用AI好记整理演讲内容,让我看到了AI工具的三层价值:
第一层是效率革命: 传统方式下,4小时演讲如果要做笔记,至少需要6-8小时的时间成本。而通过AI识别视频内容、生成结构化笔记,我只需要跟随AI的节奏,专注于理解和思考,边看边修正关键信息。这种"AI初稿+人工精修"的模式,让学习效率提升了至少3倍。
第二层是认知重构:AI生成的思维导图和结构化总结,像是给演讲内容做了一次信息解剖。它强制我从宏观视角审视整个内容框架,从上半场的品类迁徙、价值重排,到下半场的出海战略、AI进化、银发经济,每个板块的逻辑关系一目了然。这种结构化视角,恰恰是我们产品经理日常工作最需要的能力。
第三层是持续迭代:。最让我惊喜的是实时修改功能。当AI识别错误时,我可以边看视频边订正,保存后立即更新整体结构。这个过程让我想到产品开发中的敏捷迭代,快速输出MVP,基于反馈持续优化,而不是追求一次性完美。
AI视角下的《进化的力量》
刘润老师在这次《进化的力量》里,用了“进化”作为贯穿全场的核心隐喻,AI总结得非常准确:
在经济调整期,企业要通过品类迁徙、价值重排、模式创新,实现自我进化。

我特别被几个关键词打动:
品类迁徙:停下笔、换卷子、答新题
刘润用考试来比喻企业战略的转变:
-
停下笔:拒绝旧需求
-
换卷子:发现新需求
-
答新题:创新解决方案
这句话我记在笔记本上。因为这其实是很多产品经理的现实写照,我们太容易陷入路径依赖,不敢停下笔,也不敢换卷子。

但市场从不会等你答完旧题。
价值重排:消费者的“该省省,该花花”
这是刘润对当下消费心理的精准刻画。

在经济紧缩的环境下,用户并不是全面省,而是开始有选择地花。
比如保健品零食化——本质上就是在“焦虑时代”里的一种即时安慰。
模式创新:从产品回到能力
京都纹付这个案例让我印象深刻:
一家传统染布厂,靠“极致染黑”的能力,从做和服转向做二手衣染色。

从旧品类迁徙到了新市场,本质上就是一次“模式大迁徙”。
我更关注下半场
如果上半场讲的是“企业如何活下来”, 那么下半场讲的就是“企业如何再生长”。
出海战略
刘润提到一个很现实的概念:“故乡地图陷阱”。

很多企业出海时,用国内经验去理解海外市场,这几乎是必输的。
比如在印尼建煤气管道,却忽略了那是一个由 17000 个岛组成的国家。
这是一种“认知迁徙”的盲点:地图没错,但世界早已变了。
AI智能体
这部分我特别关注。刘润把AI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:
L1 数字分身 → L2 创作伙伴 → L3 执行助手 → L4 协作团队 → L5 具身智能

现在很多人都在聊AI Agents,其实大多数还停留在L2-L3阶段。
而刘润提到的L4“协作团队”,正是AI开始“并行工作”的关键拐点。
比如现在很多AI创作团队,文案、脚本、封面、推广全由不同AI协同完成。
这不只是提效,而是一种组织结构的重塑。
银发经济
刘润用“婴儿潮列车”来形容这群人,他们从“奋斗者”进入“自由者”,最终成为“托付者”。

这背后是一场被低估的商业机会:孤独经济。
比如中老年短剧、AI陪伴、康养科技,其实都围绕“尊严”这个需求展开。
我让AI“听”完刘润的4小时演讲
回到我的今天的主题:我是如何让“AI“听“完了刘润老师4小时演讲?
我在B站找到了完整版视频,复制分享链接后直接粘贴进AI好记。

不过因为视频长达4小时,超出了平台限制

所以我只能手动切成上下两部分导入。

整个过程大概是这样的:
上传演讲视频链接,AI自动转录为文字。

启动“少图模式”,让AI生成更简洁的摘要。

跟播视频时,我对识别错误的地方做了人工校正。

最后,AI自动生成了完整的笔记+思维导图。

这个过程带给我一种新的学习方式:把AI变成一个“协作型学习伙伴”。
最后的思考
刘润说:“进化,是人类最好的战略顾问”

时代的进化从来不是技术的变化,而是人的思维变化,从400万种动植物的智慧当中汲取养分,然后找到属于你自己的那第400万01种

当AI开始懂得帮你总结、思考、甚至生成思维导图的时候,我们其实也在重新定义“学习”这件事。
这次用AI好记复盘刘润演讲,对我来说不仅仅是节省时间,而是一种学习方式的进化。以前我看演讲是“被动吸收”,现在变成了“协作共创”。
AI不是帮我“记”,而是帮我“想”,它让我意识到,未来的学习,不在于信息多少,而在于我们如何与AI一起思考。
如果刘润讲的是“企业的进化”,那我这次实验,更像是一次“学习者的进化”。
工具推荐:
这次使用的AI好记,确实在长视频内容整理上表现不错。虽然有时长限制(单次4小时),但通过分段处理完全可以解决。如果你也有类似的学习整理需求,可以尝试一下这类AI笔记工具。
记住:工具是手段,思考才是目的。
福利时间:
点击以下链接注册,即可领取苏米客粉丝专属福利
邀请链接:https://aihaoji.com/zh?utm_source=invite&utm_content=7LpNBJI9
会多送30分钟时长额度
限时福利,官方给了内测码,兑换可得450分钟时长,够用一阵子了!
数量不多,有需要的朋友直接私我领取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