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米杂谈
东拉西扯,偶而分享一点干货,跟着苏米做产品
从插件到官网再到上架:个人独立开发的新可能
最近公众号更新少了,不是偷懒,而是一直在折腾自己的项目。
从最初只是想解决写作效率问题,到后来顺手开发了一个浏览器插件,再到搭建官网、上架 Chrome 商店,这一整个过程对我来说,算是一次完整的产品MVP开发实践。
回顾整个过程记录:
…
从精通 Axure 到用 Prompt 画原型:一个产品经理的思维重构
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Axure 是我作为产品经理的“看家本领”。
我能在半天内画出完整的交互原型、配上交互说明、自动生成需求文档,那种“掌控感”让我觉得自己离不开它。
但当我开始尝试用 AI …
2025 年我实测的 AI 编程工具选型建议(Cursor、Claude Code、Codex、Lovable、v0)
作为正在学习和实践 AI 的产品经理,我今年把主力工作和副业项目都尽量交给 AI 编程工具来协助。
从“能不能跑起来”到“能不能长期用”,我逐步形成一个核心观点:工具选型不只看功能,还要看适…
半年AI协作实践:产品经理的6个写作提效心得
上周复盘Q3工作时,我翻了翻自己这半年写的PRD、竞品分析、用户调研报告,粗略算了下有三十多万字。要在以前,这工作量想想就头大。但这半年,我和AI建立了一种新的协作模式,效率确实提升不少。
今天想聊的不是"AI能替你写文章",而是"AI怎么…
AI Agent:工作方式的下一次重构,从工具到数字分身
2025 年,AI Agent 成了圈内最热的话题。作为一名一直在做产品与增长的经理,我看到这波浪潮带来的不仅是技术能力的跃进,更是对工作方式、协作流程和产品设计范式的深刻重构。
Agent 不再只是“会聊天”的模型…
别再只会用 AI 干活了:差距真正拉开的,是系统设计思维
最近和不少朋友聊 AI,发现一个有趣的趋势。很多人还停留在“用 AI 省时间、写代码、做点自动化”的阶段,但有一小部分人已经走得更远了,他们开始把 AI 当成一个团队成员来设计,把它融入完整的工作系统里。 这让我意…
用 AI 学编程:产品经理的Vibe Coding之路
我经常听到一句话:“现在有 AI 了,写代码变简单了,我是不是也能自己做个应用?”
这句话我曾经也深信不疑。于是,我带着“零经验”直接跳进了编程的世界,想靠 AI 一把梭。结果当然不出意料:三…
AI 开发提速了 70%?为什么最后的 30% 仍然要靠人
作为一个常年在产品和技术开发之间打交道的产品经理,从去年开始已经经历了非常多个 AI 辅助开发的项目。
从把设计稿直接生成原型,到在日常开发里用 Copilot、Cursor 充当程序员,这些工具确实让效率大幅提升。
但问题来了:效率提升了…
我把KISS复盘法交给AI,它变成了我的思维教练
过去很长一段时间,我做复盘基本都是靠“清单式”记录。比如写下这周做对了什么、哪里没做好、下一步该干嘛。看似完成了任务,但说白了更像是在给自己列待办。久而久之,很难真正沉淀出有价值的东西。
直到我把 KISS复盘法&l…
AI Agent失控的根源:上下文工程是关键
在产品经理的日常工作中,我们经常会碰到各种AI Agent应用的挑战。
特别是当AI与用户进行多轮对话时,很多时候,我们的智能体似乎会“失控”:忘记了上文的内容,开始输出胡乱的信息,甚至调用了错误的工具或API。
面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