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朋友在看到我分享插件开发过程后,最常问的问题是“提示词怎么写?”
这个说实话想要大模型输出高质量提示词确实很关键,今天就趁着分享官网的开发,来顺便聊聊提示词的如何写!
AI开发中的两类提示词
AI开发中常见的提示词我大致分为两类:
-
规则类提示词:用于定义开发的整体规则与标准,比如代码结构、框架选择、风格约束。
-
需求类提示词:描述具体的功能或任务目标。
所以我会分两部分来解决,开发的规则提示词建议直接在提示词网站直接找现成的,如果与实际的开发要求有差异可以稍作修改。
像这次官网我的要求比较简单,直接做静态的网页就可以了。
所以规则提示词找的还是比较简单的
请将我提供的文章转换成一个现代交互式网页,具有美观的设计和良好的用户体验。
技术要求:
- 使用 HTML、CSS、JavaScript 创建完整页面
- 采用 Vue.js(单文件)处理交互逻辑
- 使用 TailwindCSS 设计样式
- 使用响应式设计,兼容移动端和桌面端
- 保持整体风格简洁、一致
设计风格:
- 现代化配色
- 柔和渐变与圆润元素
- 增强交互体验(动画、滚动、提示信息)
功能组织:
- 首页带导航与简介
- 内容分块清晰,有可视化元素
- 加入平滑滚动与返回顶部功能
开发准备
开发工具:CodeBuddy CN
插件开发规则设置:
把提示词规则添加进CodeBuddy 的项目规则里面

创建规则,并填入规则,选择「总是」,保存

这样规则创建好,接下来就可以写需求了

功能需求
今天着重还是分享功能需求我的解决方案,一般都是自己先起草一个简单版本的需求文档,大概就是这样的:
根据我的需求优化开发文档的规则:
# 易微信官网需求文档
## 功能概述
使用 HTML、JS、CSS 构建一个响应式的产品官网:易微信 - 微信文章助手 浏览器插件官网
代码需遵循整洁、可访问、可用于生产环境的标准。
- 首页:https://yiwx.cn
- 反馈:https://yiwx.cn/feedback
- 下载:https://yiwx.cn/download
- 更新:https://yiwx.cn/changelog
- 指南:https://yiwx.cn/guide
## 功能需求
首页布局
- 导航栏
- 插件介绍和下载区(大图+Slogan+插件下载按钮)
- 插件特色功能介绍区(动效互动)
- 插件使用指南区(动效互动)
- 插件常见问题区
- 底部通栏
反馈页面
- 反馈表单
- 反馈成功提示
下载页面
- 下载版本(本地包、商店下载)
- 特色功能详细多区块介绍
更新页面
- 按版本时间线显示更新日志
指南页面
- 视频教程3个
- 常见问题区块
- 教程文章区块(有分类)
注册/登录页
- 注册页面
- 登录页面
## 技术要求
常用技术:HTML + CSS + Jquery
数据交互:单应用vue.js
组件化样式:Tailwind
动态效果:Jquery/JS常用动效
## 设计风格
现代简约风
特点:圆润的设计元素,柔和的渐变,平滑的动画
配色:浅色或深色背景,渐变色彩
布局:模块化,有机的形状
强调用户友好和现代感的产品
这份文档不仅能帮我理清网站结构,也能直接作为AI生成代码的输入。
用AI模型对比优化需求输出
这次我使用了 七牛云的多模型对比平台()。直接把简单版需求交给多个AI对比优化了,可以同时提交同一需求,输出多个结果,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:
-
快速对比不同模型的理解差异;
-
综合多个结果,选取最佳代码片段;
-
减少反复生成的时间成本。
注册地址:https://s.qiniu.com/ryAVve (这是我的邀请链接,完成首次体验,可以多获得 1000万 Token)
注册成功后直接在顶部菜单,找到「AI 推理」 - 选 「 模型对比」

进入「模型对比」- 默认会有几个模型,也可以「选择模型」

基本上热门的模型都支持像 Kimi 、DeepSeek,还有最近比较热门的Minimax-M2,都是可以选择的

同时输出几个模型的结果,省事不少!

那是不是直接就能用了?多个模型就是为了取其精华,自己稍加整理就可以用了,这是我整合过的

开发过程
CodeBuddy CN目前有三个模型可选:内置模型、GLM-4.6、DeepSeek-V3-1-Terminus

内置模型比较通用一些,GLM-4.6开发性能强,DeepSeek-V3擅长页面效果
但经过多轮开发,发现多页面设计的统一性是大问题,多个页面不一致,还存在较大风格差异
我的做法是先让模型生成网站整体框架,再针对每个页面进行独立优化。

最终效果
首页成品效果,和动态效果
导航菜单、登录、注册弹窗效果
其他功能页交互和效果
总的来说成品还是满意的,剩下的就是自己手动改文字介绍内容了,辛苦的活!!!
官网的首页、下载页、更新页等都已上线,可以访问体验:
体验地址:https://yiwx.cn/
目前我已完成全部官网的开发,下一步是准备将插件正式上架至 Chrome 商店了。
小结
这次的开发过程让我再次验证了一个观点:
AI开发不是“零成本”,但确实高效,通过不断的优化加速实现真正可用的产品
只要提示词设计得够清晰,AI 完全可以承担大部分重复性、标准化的开发任务。
而人需要做的,是定义规范、验证结果、保证一致性。
未来我也会继续优化这个官网项目,并记录插件上架的过程,分享从开发到发布的完整实践路径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