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一个深度使用 Claude Code 的开发者,我第一反应不是抱怨,而是去寻找替代方案。
刚好最近Kimi K2又更新了:
Kimi K2-0905 更新了 Agentic Coding 能力、前端代码的美观度和实用性,将上下文从128k提升到了256k、除了兼容 Anthropic API,还支持了WebSearch Tool(这个划重点)

高速版API有60到100 Token/s 的输出速度,支持全自动的Context Caching(便宜75%),主打性价比。
所以我测试了这套Kimi K2 + Claude Code玩法,不仅能在 Claude Code 外壳里跑 Kimi 模型,还能借助 Rube 打通 Gmail、Notion、GitHub、X 等上百种应用,彻底把 Claude Code 打造成一个“赛博八爪鱼”。
下面我就手把手带大家实操一遍。
Step 1:用 Kimi 替换 Claude
如果你还没装过 Claude Code,可以先按照官方文档走一遍:
Claude Code 安装指南https://platform.moonshot.cn/docs/guide/agent-support
接着,我们去 Moonshot 平台搞一个 API Key:
Moonshot 控制台 - API Key:https://platform.moonshot.cn/console/api-keys
拿到 Key 后,替换掉下面代码里的 YOUR_MOONSHOT_API_KEY
。
Windows Powershell 启动命令:
$env:ANTHROPIC_BASE_URL="https://api.moonshot.cn/anthropic";
$env:ANTHROPIC_AUTH_TOKEN="YOUR_MOONSHOT_API_KEY"
$env:ANTHROPIC_MODEL="kimi-k2-turbo-preview"
$env:ANTHROPIC_SMALL_FAST_MODEL="kimi-k2-turbo-preview"
claude
Linux/macOS 启动命令:
export ANTHROPIC_BASE_URL=https://api.moonshot.cn/anthropic
export ANTHROPIC_AUTH_TOKEN=${YOUR_MOONSHOT_API_KEY}
export ANTHROPIC_MODEL=kimi-k2-turbo-preview
export ANTHROPIC_SMALL_FAST_MODEL=kimi-k2-turbo-preview
claude
搞定之后,在 Claude Code 输入 /status
,就能看到模型已经切换成 Kimi。

我试了个简单的问题:“今天全球有哪些 AI 资讯?” Kimi 给出的回答相当扎实,摘要也很简洁,完全能替代日常使用。
Step 2:接入 Rube,打通 500+ 应用
接下来重点来了,我们再安装一个神器
Rube.app:https://rube.app/

Rube 是一个 MCP 服务器,可以把 AI 工具直接连上 Gmail、Notion、GitHub、Slack、X 等等,总共超过 500 种应用。

你只需要用一句自然语言,Rube 就会帮你处理掉所有 API 调用,完全解放双手。

跟着官方教程走一遍授权流程,大概三步就能搞定。

最后你会看到一个类似“控制台”的界面,说明 Rube 已经接入成功。
此时,你的 Claude Code + Kimi 已经进化成一台 AI 工作流引擎。
Step 3:实操案例演示
光说不练没意思,我们直接来几组实操案例:
案例 1:发一条 X(Twitter)推文
提示词:
Rube,帮我发一条 X 推文,说这是一条使用 Kimi K2 和 Claude Code 发送的推文,我正在实测 Kimi-K2-0905,真的有点强。
首次使用需要授权,之后推文直接发出,非常丝滑。

案例 2:查看并回复 Gmail 邮件
提示词:
Rube,帮我查看一下最近 3 封 Gmail 邮件。
Rube 会自动返回发件人、时间、主题和摘要。

接着我再下指令:
Rube,帮我回复第 3 封,说已经收到,感谢,语气正式一点。
结果邮件顺利发出,未来完全可以做自动化邮件处理。

案例 3:做一份 AI 资讯主题的 PPT
提示词:
使用 Slidev 将最近全球的 AI 资讯做一个 PPT,使用 slidev-theme-unicorn 主题风格
Slidev 是一个基于 Markdown 的 PPT 工具,结果生成的 PPT 简洁美观,还能直接导出 PDF、PPTX 等格式,适合开发者日常汇报。

尾声
说实话,这次的探索让我很有感触:
别人的地基,随时可能被抽走。
自己的工具,才是真正的底气。
表面上看,我们是把 Claude 换成了 Kimi,但实际上,换掉的是依赖,换来的是主动权。
国产 AI 已经在肉眼可见的崛起,未来的可能性只会更多。作为一个深度使用 Claude Code 的开发者,我越来越觉得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