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从 Cursor 切换到 Claude Code?
曾经的顾虑
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我都没有选择 Claude Code,主要有两个原因:
网络限制问题:Claude Code 在中国使用存在一定困难。即使我比较愿意折腾,也曾经难以克服这个障碍。相比之下,在 Cursor 中使用 Claude 模型则非常方便。
交互方式的差异:我不太喜欢完全在 CLI 中进行 AI 编程。我习惯的编程方式更接近 Copilot 模式,而不是结对编程形式。在 Cursor 这样的编辑器中,我可以精确告诉 AI 要改动哪些文件,或针对哪几行代码进行修改。我原本认为在 Claude Code 中很难做到这种「指哪打哪」的精准操作。
转变的契机
转折点发生在上个月。我竟然把 $20 的 Cursor Pro 额度全部用完了(我日常使用的是 Claude Sonnet 4),只能降级使用 Auto Mode,这导致我的生产力断崖式下降。
恰在此时,智谱推出了,最低仅需 20 元/月,并且提供了兼容 Claude Code 的 API 接口。这个性价比实在太诱人了,于是我决定重新尝试 Claude Code。
Claude Code 2.0 的使用体验
IDE 集成:消除安全感缺失
最初我确实很不习惯不在编辑器里直接操作 AI,总觉得缺乏安全感。但在慢慢磨合后,我发现实际体验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。
Claude Code 提供了 /ide
命令来连接 IDE。连接后,Claude Code 可以识别当前 IDE 打开的文件,这样就能达到类似 Cursor 的效果。这意味着 Claude Code 也能准确理解我想基于哪个文件进行改动。

在 Cursor 中,我经常手动 @
不同的文件来指定 AI 修改的目标。出乎意料的是,在 Claude Code 中 @
文件的体验也相当不错。所以在实际使用中,Claude Code 基本可以对齐我在 Cursor 时的操作习惯。
另一个常用场景是选择具体的代码行让 AI 改动,Cursor 在这方面做得很好。Claude Code 连接 IDE 后同样能识别到这些选中的代码。
版本管理:仍有改进空间
Cursor 有一个做得非常好的功能是 Restore。你可以随时撤销 AI 的改动,也可以直接 Undo All 撤销整个会话的所有修改。这一点上 Claude Code 还是逊色不少,我现在不得不在下一次改动前 git commit
当前的修改。
Claude Code 2.0 新增了 /rewind
命令,也可以基于对话历史进行回撤,但远不如 Cursor 在 GUI 上做得好。而且如果关闭了当前对话,就无法再进行回撤了。
MCP 配置:理解作用域的重要性
在 Claude Code 中使用 MCP(Model Context Protocol)一开始让我相当困惑。当我在项目路径通过 claude mcp add
安装 MCP 后,发现在其他项目中并没有这个 MCP。
后来我才明白,需要指定安装的 scope(作用域)。默认是项目范围(project scope),如果要安装全局跨项目的 MCP,需要添加 --scope user
参数:
claude mcp add --transport http hubspot --scope user https://mcp.hubspot.com/anthropic
我常用的 MCP 只有 exa
和 context7
,这两个 MCP 都用于查找和索引文档。在 Cursor 中我从来不用类似工具,因为 Cursor 可以直接在设置中输入文档地址进行索引,对话时用 @docs
就能把文档加到上下文中。这一块我还是更喜欢 Cursor 的体验,当然 context7 和 exa 也能完成任务。
Plan Mode:审慎决策的好帮手
Claude Code 让我比较喜欢的一个功能是 Plan Mode。对 AI 描述要做的事情后,它会先输出一份行动计划。我可以 review 后觉得 OK 才开始执行,如果不满意就继续沟通,直到达成共识。这种工作方式更加审慎,避免了 AI 直接动手可能带来的风险。
GLM-4.6:超出预期的编程能力
初印象与深度使用后的评价
说实话,在使用 GLM-4.6 之前,我对它的质量持怀疑态度。经过一个月的深度使用后,我认为它远超了我的预期,个人感觉非常接近 Claude Sonnet 4 的水平(我用 Sonnet 4.5 还不多,所以无法与其对比)。
在此之前,我一直用的是 Sonnet 4,可以说我们已经磨合得相当好了。它就像跟了我一年的工程师,我对它的能力和做事风格非常熟悉,能够很好地配合完成任务。因此在接触 GLM-4.6 的期间,我认为自己很有资格将这两者进行对比。
性能与质量的平衡
速度方面:GLM-4.6 的参数规模达到 355B 总参数,32B 激活参数,在速度和质量上取得了很好的平衡。平均速度我认为比 Sonnet 4 略快一点点,偶尔会有速度波动的情况。
代码质量:从 bug 数量来看,和 Sonnet 4 没有我能明显感知到的差别。我的代码主要以前端 TypeScript 和 Rust 为主。在生成 Rust 代码时,GLM-4.6 和 Sonnet 4 基本一样能一气呵成,偶尔有错误时,把错误日志再输入给它就能修复。
通用经验:无论是前端还是后端,无论什么语言,我的经验是:只要你能给到足够的文档作为上下文(例如使用 exa、context7 等 MCP 工具),效果都会非常好。因为生成功能性代码主要需要的能力是按照文档进行推理,对于目前的旗舰级模型来说已经不是特别难的事。
重构能力:真正的智能体现
我认为最能体现一个模型真正编程智能的任务是代码重构。因为模型 agent 需要自己对整个 codebase 进行理解、搜索、规划重构方案,这个流程不是简单照着文档抄代码那么简单。
我特意使用 GLM-4.6 对某个项目进行了技术栈重构。比如在一个充满 useEffect
的 React 应用中,我让它用 @tanstack/react-query
进行重构。GLM-4.6 十分出色地完成了任务,而且速度相当快,准确率很高。偶尔出错时,它能自动参考 lint error 重新修改并完成任务。
与 Sonnet 的对比总结
用一个比喻来总结 GLM-4.6 和 Sonnet 的对比:GLM-4.6 的代码能力已经对齐 Claude Sonnet 4。如果说 Sonnet 是 P7 级别的工程师,那么 GLM-4.6 是 P6+ 级别的。有时候 GLM-4.6 完成的任务,你需要再多提醒那么一句,它才能达到完美。
但考虑到这是一个只需要 20 元/月(首月优惠价)的模型,性价比相当于 Claude 价格的 1/7,我觉得完全可以接受了。
技术特性
GLM-4.6 支持 200K 上下文窗口,相比前代的 128K 有显著提升。在平均 token 消耗上,GLM-4.6 比 GLM-4.5 节省 30% 以上,这意味着在相同预算下可以处理更多的代码和对话。
GLM-4.6 增强了模型的工具调用和搜索智能体能力,在智能体框架中表现更好,这也是它在 Claude Code 中表现出色的重要原因。
配置指南:在 Claude Code 中使用 GLM-4.6
方法一:使用 CC Mate(推荐)
CC Mate 是一个 GUI 工具,专门用于管理 Claude Code 的设置和 MCP 服务器。
这是最简单的配置方法:
安装好 Claude Code 后,打开 CC Mate
填入从智谱 GLM Coding Plan 获取的 API Key

所有配置会自动处理完毕
此时打开 Claude Code 就已经在使用 GLM-4.6 了
额外功能:
-
CC Mate 支持多个配置随意切换,如果你想用 Kimi 等其他模型也可以创建对应配置
-
提供全局 MCP 管理功能,可以一键安装 context7 和 exa 等工具到全局 MCP
-
注意:安装完 MCP 后,需要在 Claude Code 中使用
/mcp
命令给它们进行登录授权
方法二:手动配置
如果你想更深入理解配置过程,也可以选择手动配置:
步骤 1:获取 API Key
首先在智谱 AI 开放平台购买「」

然后创建一个 API Key。

步骤 2:配置 settings.json
手动修改配置文件 ~/.claude/settings.json
,添加以下内容:
{
"env": {
"ANTHROPIC_AUTH_TOKEN": "your-api-key",
"ANTHROPIC_BASE_URL": "https://open.bigmodel.cn/api/anthropic",
"ANTHROPIC_DEFAULT_HAIKU_MODEL": "GLM-4.5-Air",
"ANTHROPIC_DEFAULT_OPUS_MODEL": "GLM-4.6",
"ANTHROPIC_DEFAULT_SONNET_MODEL": "GLM-4.6",
"ANTHROPIC_MODEL": "GLM-4.6"
}
}
配置说明:
-
ANTHROPIC_AUTH_TOKEN
:填入你从智谱获取的 API Key -
ANTHROPIC_BASE_URL
:智谱提供的兼容 Anthropic API 的接口地址 -
其他参数:将不同模型档位都映射到对应的 GLM 模型
步骤 3:配置 VS Code 插件支持
配置完成后,你能正常使用 Claude Code 命令行工具。但如果你想使用 Claude Code 的 VS Code 插件,会发现它强制要求登录 Claude 账号。
解决方法是创建一个配置文件 ~/.claude/config.json
:
{
"primaryApiKey": "xxx"
}
这里的 xxx
只是一个占位符,内容可以是任意字符串。添加这个配置后,就可以正常使用 Claude Code 的 VS Code 插件了。
提示:如果使用 CC Mate,这个配置也会自动帮你完成。
使用建议与最佳实践
充分利用文档上下文
无论使用 GLM-4.6 还是其他模型,提供充足的文档上下文都至关重要。通过 MCP 工具(如 exa、context7)索引相关文档,能显著提升代码生成的准确性。
善用 Plan Mode
对于复杂的重构或新功能开发,建议先使用 Plan Mode 让 AI 给出执行计划,review 确认后再实际执行。这能避免不必要的返工。
版本控制习惯
由于 Claude Code 的回撤机制不如 Cursor 完善,建议养成频繁 git commit
的习惯,为每次 AI 修改创建检查点。
明确具体的修改范围
使用 /ide
连接 IDE,并通过 @
文件、选中代码行等方式,让 Claude Code 明确知道你想修改的具体范围,这样能获得更精准的结果。
总结
从 Cursor 切换到 Claude Code + GLM-4.6 的组合,对我来说是一次成功的尝试。虽然在某些 GUI 体验上 Claude Code 还有提升空间,但结合 GLM-4.6 的强大编程能力和极高的性价比,这个组合完全能够满足日常开发需求。
GLM-4.6 在真实编程任务中的表现已经超过 DeepSeek-V3.2-Exp,作为国产大模型的代表作,它在代码生成、重构、问题修复等方面都表现出色。
如果你也在为 Cursor 的费用感到压力,或者想尝试更加灵活的 CLI 编程方式,不妨试试 Claude Code + GLM-4.6 这个组合。使用 CC Mate 可以让配置过程变得非常简单,而只需 1/7 的价格就能享受到接近 Claude 水平的编程能力,这个性价比确实值得一试。
编码畅玩套餐购买:https://www.bigmodel.cn/claude-code?ic=9AAIY9WTEH
Claude Code、Cline 等 10+ 大编程工具无缝支持,“码力”全开,越拼越爽!立即开拼,享限时惊喜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