屏幕上满满当当的 Claude Code Sub Agents 在并行工作,输出的质量又高又稳,简直像给 Claude Code 装上了外挂。

我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:这东西我也想要!
找到了找到了,一款专门为Claude Code提供的子代理集合。
为什么要用 Sub Agents?
很多朋友用 Claude Code 的时候,只是把它当作一个智能的 IDE 助手:写点代码、帮忙调试、解释报错。 但实际上,Claude Code 还有一个杀手级能力——子代理(Sub Agents)。
每个子代理就像一个领域专家:
-
有的专精 Python,有的专精 SQL,有的懂 DevOps,有的专门做安全审计。
-
Claude Code 会根据上下文,自动把任务派给最合适的子代理。
-
你也可以显式调用,比如让 security-auditor 来检查漏洞,或者让 performance-engineer 来优化代码。
这就相当于,你不是在和一个 AI 对话,而是在和一个 随时可调度的多学科专家团队 协作。
Subagents Collection集合在哪儿?
我是在 Claude Code 社区里找到的线索,最后找到了一个超赞的开源项目:
这是由 wshobson 维护的一个仓库,目前已经收录了 61 个专业子代理,涵盖开发、运维、AI、数据、金融、设计等多个领域。

部分子代理分类举例:
-
开发与架构:前端开发者、后端架构师、GraphQL 架构师、移动开发者、Unity 游戏开发者
-
语言专家:Python、Rust、C++、JavaScript、TypeScript、Java、Scala、Elixir、C# …
-
基础设施:DevOps 故障排查员、云架构师、数据库优化师、Terraform 专家
-
AI 与数据:数据科学家、ML 工程师、MLOps 工程师、Prompt Engineer
-
质量与安全:Code Reviewer、安全审计员、测试自动化工程师、性能优化专家
-
专业领域:支付集成、金融量化分析师、法律顾问、业务分析师、内容营销
更有意思的是,这些子代理并不是“一刀切”都跑最贵的模型,而是根据任务复杂度绑定了不同的 Claude 模型:
-
Haiku:9 个轻量代理(数据分析、内容写作、API 文档…)
-
Sonnet:37 个均衡代理(编程、DevOps、数据库、测试…)
-
Opus:13 个高强度代理(AI 工程、安全、金融、云架构…)
这样既保证了性能,也能节省不少成本。
如何一键安装?
步骤非常简单,只需要几行命令:
cd ~/.claude
git clone https://github.com/wshobson/agents.git
当这些子代理被放到 ~/.claude/agents/
目录下时,Claude Code 会自动识别并加载

加载完成后,你的 Claude Code 就自带了一个全栈专家团队。
如何使用?
有两种方式:
自动调用
你只要像平常一样和 Claude Code 对话,它会根据上下文自动分派任务。

比如你让它“优化一下这段 SQL 查询”,它会自动切换到 sql-pro 子代理。
显式调用
如果你想点名某个专家,可以在请求里加上子代理的名字,比如:
-
"Use the code-reviewer to check my recent changes"
-
"Have the security-auditor scan for vulnerabilities"
-
"Get the performance-engineer to optimize this bottleneck"
这在需要精准调用某个技能时特别好用。

实测体验
我试过一次“全局调用”实验:让 Claude Code 处理一个复杂的项目需求(包含数据库设计、前后端架构、API 文档、安全审查和自动化测试)。
-
它在后台连续调度了 40+ 个子代理
-
运行了 两个半小时
-
最终给出了一个非常完整的多模块设计方案,甚至包括测试覆盖率和安全加固建议
那一刻我真的感觉:这不只是一个 AI 工具,而是一个 虚拟公司。
总结
一键安装 Sub Agents 后,Claude Code 就不再是一个单兵作战的 AI 助手,而是一个 可随时调度的专家军团。
这一刻我的Claude Code已经强到可怕!
使用的时候注意Token消耗,不要用两下就没Token了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