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款国产智能体(AI Agent)开发平台的文章,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和讨论,在评论区也有非常多关于智能体的讨论,我大概整理了一下,主要是三个方面的观点:
1.不看好智能体(就是玩具,不好用,大模型够了)
2.用智能体工作(豆包、扣子、Kimi等低门槛使用)
3.用到具体场景 (作为工作流,解决中小企业需求,垂直业务场景)
我觉得各方观点都有一定道理,但抛开道理,我日常工作和生活中,AI不管以什么形式,形态给到我们,都是来为我们服务的,能够解决我们碰到的问题,提高工作效率,才是第一性原则,所以智能体也好,工作流也罢,能做事,能省事,这就够了~
所以我今天的分享想更深入一点,让真正想要用智能体(AI Agent)的人,通过这些智能体开源项目变成真实“实用生产力“工具。
我挑了 9个在 GitHub 上最值得玩的开源智能体项目,从简单易用到复杂协作都有覆盖,算是一份“保姆级清单+避坑指南”。如果你最近也想系统的部署一个属于你自己的智能体,这篇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。
智能体到底值不值得学?
如果用一句大白话来解释,智能体就是“一个能自己干活的AI助手”。你给它一个目标,它会自己拆解任务、调用工具、调整策略,甚至可以和其他智能体组队“开工”。
对我这种习惯边学边试的产品经理来说,智能体最吸引人的地方有两个:
-
不用从零造轮子:开源项目直接 clone 下来,改改配置就能用。
-
场景落地快:从写日报、整理资料到模拟团队协作,都能很快跑起来。
所以说,如果你只是想体验智能体,随便玩玩之前我推荐的国产智能体就够了;但如果你真想让 AI 融入工作流,那下面这 10 个项目,基本能覆盖从小白到进阶开发的所有阶段。
我推荐的9个开源智能体项目
下面大部分我都简单试过,但不完全,今天先整理出来给大家
1. AutoGPT
最早把“AI 自主完成任务”概念带火的项目,曾一度霸榜 GitHub 热门。核心思路就是给它一个目标,它会自己拆解成小任务并执行。
主要功能:
-
自主拆解复杂任务(写报告、调研、整理数据)
-
调用搜索引擎、文件工具等外部资源
-
支持自定义目标和规则,灵活性强

经验分享:最适合新手练手,部署简单,注意硬件要求和软件要求,Docker必装。
2. MetaGPT
由国内团队开发,把智能体变成一个“虚拟团队”,能模拟产品经理、开发、测试等角色协作,推进完整项目流程。
主要功能:
-
内置“角色分工”,像一个小公司一样运作
-
自动生成项目文档、代码、测试用例
-
多智能体实时沟通协作,任务推进更自然

经验分享:能模拟一个小团队,比如产品、开发、测试一起干活。对 API 配额和硬件要求高,新手要有点耐心。
3. LangChain
严格来说不是一个智能体,而是搭建智能体的“基础设施”。几乎所有智能体项目都会用到它。
主要功能:
-
集成主流大模型(GPT、LLaMA 等)和外部工具
-
提供“记忆模块”,让智能体记住上下文和状态
-
支持构建“链(Chain)”和“智能体(Agent)”两种模式

经验分享:几乎所有智能体项目的“底层基建”,如果你想定制自己的智能体,LangChain 是绕不开的。
4. AutoGen
微软研究院开源的多智能体框架,支持多个智能体之间交流合作,甚至和人类实时互动。
主要功能:
-
“智能体-智能体”“智能体-人类”混合协作
-
支持任务分配、工具调用、辩论优化方案
-
兼容多种大模型,可本地部署

同时还开放了像AutoGen Studio这种“工作流”平台

经验分享:能让多个智能体边聊边干活,甚至和人类实时互动。配置稍复杂,但稳定性很好。
5. BabyAGI
由独立开发者开源,代码不到 200 行,却能跑一个完整的任务循环,帮助理解智能体的核心逻辑。
主要功能:
-
实现“目标 → 任务 → 执行 → 更新”闭环
-
支持用向量数据库存储任务记忆
-
可扩展执行工具(如爬虫、计算器)

经验分享:不足200行代码,就能跑一个任务循环。学习智能体原理的最佳选择。
6. JARVIS
原名HuggingGPT,现在改成AI管家贾维斯(JARVIS),由浙大团队提出,结合 GPT 与 Hugging Face 模型库,让 GPT 做“大脑”,把任务分派给合适的模型执行。
主要功能:
-
GPT 拆解任务,调度 Hugging Face 模型执行
-
支持文本、图像、语音等多模态任务
-
可选择本地部署,降低依赖 API 的成本

经验分享:调用 HuggingFace 上的各种开源模型,能处理多模态任务。算力要求高,本地跑可能有点吃力。
7. AgentGPT
介绍:零代码门槛的智能体项目,直接在网页输入目标,就能看着 AI 一步步拆解和执行任务。
主要功能:
-
网页端输入目标即可运行智能体
-
实时展示任务拆解与执行过程
-
支持保存历史,方便复盘和调整

经验分享:不用写代码,打开网页就能体验。很适合入门体验,但功能有限。
8. GPT-Researcher
专注学术研究场景,能自动帮你搜文献、读论文、整理报告,还能输出带引用的综述。
主要功能:
-
搜索 Google Scholar、Arxiv 等学术数据库
-
提取核心观点、对比研究成果
-
生成结构化研究报告,支持多种格式

经验分享:能自动查文献、写综述,还能带引用。英文文献支持好,中文支持一般。
9. CrewAI
把多个智能体组织成一个“团队”,你像老板一样布置任务,智能体自动分工协作。
主要功能:
-
可视化定义角色(市场、文案、开发等)
-
智能体间沟通协作,必要时请示人类
-
集成 API、数据库、爬虫等扩展工具

经验分享:把智能体变成“虚拟团队成员”,你当老板分任务。特别适合内容创作或市场调研场景。
总结:
写到最后,我想分享一个小心得:智能体没有最好,只有最适合自己并能够满足工作需求。作为产品经理,我现在的习惯是:遇到新需求时,先想能不能“套用”这些开源项目,把它跑起来,再去思考产品化和优化的问题。毕竟,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才有机会更快看到远方。
现在已经开始涌现越来越多企业级通用AI Agent,像我前面分享过的大厂开源京东JoyAgent、Coze Studio,未来国产开源AI Agent也会百花齐放。
如果你正在了解智能体(AI Agent),记得点关注,持续分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