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从Cursor到Claude Code,我亲身体验了AI编程带来的颠覆性变化,它让我意识到,AI编程的真正价值,可能并不在于辅助工程师写出更牛的代码,而在于赋予我们这些“非专业程序员”一种前所未有的创造力。
这不是一篇技术教程,而是一个产品经理对AI编程实践的深度思考。我要分享的,是那些在无数个深夜调试代码时获得的洞察,以及对这个快速变化领域的独特观察。
重新定义
张小龙曾说过"设计就是分类",我认为写作也是一种分类过程。在探讨AI编程之前,我们必须先厘清一个核心概念:什么是氛围编程(Vibe coding),什么是AI辅助编程?
这个概念最初由特斯拉AI总监Andrej Karpathy提出,短短几个月就成为AI圈的热词。他的原话是:"I'm building a project or webapp, but it's not really coding - I just see stuff, say stuff, run stuff, and copy paste stuff, and it mostly works."
氛围编程与AI辅助编程的本质区别在于关注的产出物不同:
-
AI辅助编程:帮助专业开发者高效产出高质量、设计优雅、稳定的工程代码。典型代表是Cursor的Fusion模型自动补全功能,Pro计划月费16美元,提供500次请求额度。
-
氛围编程:通过代码帮助普通知识工作者高效完成任务。产出可能是视频文件、PPT或HTML网页,代码只是手段,完成目标才是关键。
AI辅助编程
当前能力与局限性
AI辅助编程正在重塑软件开发流程,但仍存在固有局限:上下文长度限制、缺乏环境感知能力,以及在需求分析、复杂架构设计和调试等核心任务上的不足。
从工作模式来看,当前AI辅助编程工具主要分为两种:
同步模式:需要人类实时参与和判断,如Cursor和Trae等IDE工具。Cursor目前采用基于使用量的定价模式,Pro用户每月获得20美元的API使用额度。
异步模式:更多应用于DevOps、运维和测试场景,如Cursor 1.0中的BugBot功能。
发展趋势与挑战
AI编程能力正朝两个方向演进:
-
问题解决能力提升:如o3模型已接近顶级程序员水平
-
任务执行能力增强:Claude Code代表了完全自主执行的形态,Pro计划月费20美元包含Claude Code功能
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:
-
基础模型的持续优化
-
获取充分上下文信息以缩小与人类的信息差
-
从事件流中构建高质量反馈循环
在我的实践中发现,只要需求足够复杂,仍然需要程序员介入。优秀的现有代码是最好的上下文来源,这也是为什么有经验的开发者在使用AI工具时效果更好的原因。
对开发者角色的影响
AI编程是程序员个人能力的放大器,而非替代者。Code review依然是不可替代的核心技能——无论代码是否由AI生成,提交者都必须对其负责。
在企业实践中,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:大型企业更倾向于利用AI辅助单元测试和Code review,这可能推动测试驱动开发模式的普及。TDD对开发者要求较高,需要在编码前明确任务目标、输入输出及边界情况,而这些恰恰决定了提示词的质量。
氛围编程
成功的关键要素
氛围编程的效果因人而异,但成功者通常具备两项核心能力:
-
准确描述需求的能力:决定AI是否能理解并正确实现意图
-
架构能力(结构化思维):将复杂系统拆分为松耦合模块,便于AI在单次会话中处理
此外,调试能力也是重要附加项,用于快速定位和解决AI生成代码中的问题。
实战案例分享
案例一:氛围编程在设计中的应用
我用氛围编程频率最高的场景居然是做设计稿。流程如下:
-
AI生成HTML设计稿:使用UI Prompt Explorer收集的提示词模板
-
html.to.design插件:将网页快速导入Figma,自动生成可编辑图层
-
Figma完善设计:交给专业设计师优化
-
Design2Code:网易云音乐的Seal D2C工具,将设计稿转换为多端代码
值得注意的是,Figma正通过Dev Mode Model Context Protocol (MCP) Server向AI工具开放设计数据,这将显著提升"设计转代码"的质量。
案例二:大型项目的快速定制
对于基于开源项目的功能定制,氛围编程将原本需要一周的工作压缩到半天:
-
使用repo2txt或DeepWiki将GitHub项目转换为纯文本
-
存储到wiki文件夹作为上下文
-
定义详细的任务提示词,描述每一步操作
-
提交给Gemini分析(利用其1M上下文窗口优势)
-
将结果作为上下文提交给Claude Code完成代码编写
Claude Code在Pro计划中每5小时可发送10-40个提示,虽然成本较高,但效率提升显著。
超越编程的可能性
我对Cursor的期待远超AI驱动的IDE。基于其强大的Codebase Indexing技术,Cursor可以作为优秀的写作工具,精准检索知识库中的任何细节。
更进一步,我设想未来可能出现一个叫"VibeX"的工具,创造全新的媒介形式。这种媒介以代码为基础,融合图表、声音、3D模型等元素,以最适合的方式表达信息。用户可以:
-
视觉上观察抽象概念
-
听觉上感受波动特性
-
理性上理解数学公式
每个元素都针对特定信息维度优化,形成比单一媒介更丰富的认知体验。
工具生态
Cursor的优势与定价
Cursor Pro提供500次月度请求,支持自动模型选择功能,根据任务需求和可靠性选择最适合的高级模型。免费版虽然限制了高级功能如代码重构和无限AI聊天,但对学习和小项目足够。
不过需要注意的是,Cursor最近调整了定价策略,引发了用户不满,这提醒我们选择工具时要考虑长期稳定性。
Claude Code的独特价值
Claude Code能处理复杂的多步骤任务,根本改变了工程团队的可能性。虽然最近收紧了使用限制,但其完全自主执行的能力在某些场景下仍然不可替代。
总结
作为产品经理,我见证了无数技术浪潮的起落。AI编程的兴起让我想起了当年移动互联网刚起步时的情景——充满可能性,也充满不确定性。
我的核心观点是:
-
不要神化氛围编程,它解决不了所有问题
-
AI辅助编程的价值在于人机协作,而非完全替代
-
工具会变,但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更重要
回顾一下,AI辅助编程正在优化专业开发者的工作流,让强的更强。而 Vibe Coding 则是一场更深刻的革命,它为我们这些非技术背景的“创作者”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。
作为产品经理,我们不应再将自己局限于画原型和写文档。Vibe Coding赋予了我们亲手将想法变为现实的能力。我们评估价值的方式,不再是你写了多少行代码,而是你对问题的理解深度、系统设计的合理性,以及你驾驭AI输出结果的判断力。
未来的软件开发会是什么样子?也许我们不再需要静态UI,一切都变成数据驱动的生成式交互,软件生命周期的概念消失,即用即生成。这些想象或许很快就会成为现实,而我们能做的,就是保持学习,拥抱变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