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+年产品经理聊聊产品、测测产品,产品人交流学习成长平台,按 Ctrl+D 收藏我们
关于我 留言板 小程序 标签云

苏米客

  • 首页
  • AIGC
    • AI最新动态
    • AI学习教程
    • AI工具集合
    • AI产品百科
    • AI编程开发
    • AI提示词
    • AI开源项目
  • Axure
    • Axure动态
    • Axure教程
  • 产品
    • 用户体验
    • 产品设计
    • 苏米杂谈
  • 资源
    • 产品UI组件库
    • 开源图标库
    • 中后台框架
  • 书单
    • AI书籍
    • 用户体验
    • UI视觉
    • 产品研究
    • 其他类型
  • 下载
    • Axure组件
    • Axure原型
    • 文档报告
    • 素材资源
  • 登录
  • 首页
  • AIGC
    • AI最新动态
    • AI学习教程
    • AI工具集合
    • AI产品百科
    • AI编程开发
    • AI提示词
    • AI开源项目
  • Axure
    • Axure动态
    • Axure教程
  • 产品
    • 用户体验
    • 产品设计
    • 苏米杂谈
  • 资源
    • 产品UI组件库
    • 开源图标库
    • 中后台框架
  • 书单
    • AI书籍
    • 用户体验
    • UI视觉
    • 产品研究
    • 其他类型
  • 下载
    • Axure组件
    • Axure原型
    • 文档报告
    • 素材资源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苏米杂谈

半年AI协作实践:产品经理的6个写作提效心得

5小时前 苏米杂谈 26 0

上周复盘Q3工作时,我翻了翻自己这半年写的PRD、竞品分析、用户调研报告,粗略算了下有三十多万字。要在以前,这工作量想想就头大。但这半年,我和AI建立了一种新的协作模式,效率确实提升不少。

今天想聊的不是"AI能替你写文章",而是"AI怎么帮你写得更好"。

我把自己摸索出来的6个实用场景整理出来,从找论据、开头结尾,到润色表达、读者视角、取标题、做配图,都是日常高频用到的。

没什么高深理论,就是些实打实的工作经验。

一、快速搜集多维论据

做产品决策时,最怕拍脑袋。每次写竞品分析或者给老板汇报方案,都需要找数据和案例支撑观点。

以前我得开十几个网页标签,在各种报告、文章、论坛里翻找,看到后面都记不清谁说了什么,还得担心信息是否冲突。

现在我会先让AI帮我建立全局视角:

请搜集关于"XX"的:
- 支持方的论据和数据
- 反对方的论据和数据  
- 中立专家的分析
- 实际案例佐证
确保观点来源的多样性

上个月讨论"跑马拉松运动损伤"时,我用这个方法搜了"马拉松运动的损伤风险"。几秒钟就得到了正反两方的数据,还有第三方机构的分析报告。更重要的是,AI会标注信源网站,我能快速判断可信度。

用专业的AI搜索工具(比如秘塔)效果更好,信源质量更可靠,对照浏览也更清晰。有时候还会自动生成思维导图,整个论证框架就出来了。

这个方法不是让AI替你思考,而是帮你快速建立信息框架,省下大量搜索时间。

二、破解开头结尾难题

坦白说,我写PRD写需求文档从来不卡壳,但写周报、写复盘、写对外的产品介绍时,最头疼的就是开头和结尾。

开头要吸引人继续读下去,结尾要总结升华还得引导互动。实话讲,这方面我的创意确实不如AI丰富。

写开头的提示词

# 任务
请根据文章初稿内容,给这篇文章写不超过300字的开篇
​
# 要求
1. 根据初稿的内容,选择合适的引入方式,吸引读者继续阅读:
- 真实使用场景引入
- 用户痛点/问题切入
- 常见误区对比
- 提问式或共鸣式开头
- 成果预告式(先告诉读者学完能解决什么问题)
2. 语气保持自然、有节奏,符合自媒体文章特点,贴近初稿创作者的表达习惯
3. 开篇内容自然分为3-4段,最后1句可自然过渡衔接到正文
​
# 限制
- 不要空泛堆砌形容词,也不要过度营销化
​
# 初稿
[你的初稿内容]

我试过DeepSeek和Gemini,DeepSeek写完的AI味会重一些,但能提供一个不错的思路框架。Gemini在写作自然度上确实更好,是我目前体感最舒服的AI写作工具。

但无论哪个,都不能直接用。AI给的是思路和套路,具体的场景和细节还得你自己调整。毕竟,读者要的是"真实感",不是"完美感"。

小技巧: 用Gemini时,如果你的初稿是markdown格式,记得用代码块包起来,不然它会识别错误。

写结尾的提示词

# 任务
请根据文章初稿内容,给这篇文章写不超过300字的结尾
​
# 要求
1. 根据初稿的内容与语气,选择合适的收尾方式,让读者有完整的阅读体验或行动指向,可参考以下思路:
- 总结式收尾:回顾全文核心观点或实践要点
- 启发式收尾:提出思考、延伸话题或未来趋势
- 共鸣式收尾:呼应开头或用户情绪,引发共鸣
- 行动式收尾:鼓励读者尝试、关注、讨论或思考
2. 语气保持自然、有节奏,贴近自媒体文章风格,与正文语气一致
3. 结尾可分为2-3段,最后一句应自然收束全文或留下余味
​
# 限制
- 不要出现"以上就是本文全部内容"等机械化表达
- 避免堆砌金句、刻意煽情或过度营销
​
# 初稿
[你的初稿内容]

AI有个通病,就是"金句强迫症"。那些牵强附会的比喻、刻意升华的句子,最好删掉。你需要的是自然收尾,不是朋友圈文学。

三、单句润色的4个技巧

写文档时经常遇到这种情况:意思知道怎么表达,但总觉得这句话不够准确,或者风格不对。这时候让AI改写单句,效率会高很多。

技巧1:专业术语变通俗表达

产品经理经常要把技术方案讲给业务同事听,把商业逻辑讲给技术同事听。专业和通俗之间的转换,是高频需求。

原句: "该机制通过协同过滤算法优化用户画像,实现精准触达"

指令: "请把这句话改得通俗易懂,让没有技术背景的读者也能明白,保留'精准推荐'的核心意思"

AI会给你几个版本,有的用比喻,有的用大白话。我一般选简洁有力的版本,比喻用多了AI味就出来了。

技巧2:增强语言感染力

向上汇报或者对外宣传时,平铺直叙的表达缺乏说服力。

原句: "我们希望大家都来用这个产品,真的能提高你的工作效率"

指令: "改写这句话,让它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,能激发读者的尝试欲望。语言平实可靠,不要堆砌形容词,不要过度营销"

关键是要加上"不要过度营销"这个限制,不然AI容易写成广告文案。

技巧3:适配不同平台风格

同一个产品功能,在公众号、小红书、内部文档里的表达方式完全不同。

原句: "研究结论表明,每日适度运动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"

指令: "分别把这句话改成:1. 更接地气、适合微信公众号阅读的表达 2. 加入表情符号且活泼的小红书笔记风格"

这个方法在我做产品推广方案时特别实用,一份内容可以快速适配多个渠道。

技巧4:精简冗长表达

产品经理的通病:写需求文档时总想解释清楚,结果一句话越写越长。

原句: "在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深入讨论和反复评估之后,我们最终做出了一个决定,那就是要推进这个新项目的启动工作"

指令: "请精简这句话,直接表达核心意思"

AI会直接给你:"经过讨论评估,我们决定启动这个新项目。"

简洁有力,这才是好的产品语言。

四、用AI扮演读者提意见

产品经理有个好习惯:功能上线前一定要找目标用户测试。写文章其实也一样,写完最好有人帮你看看。

但现实是,大多数时候我们没有这个条件。这时候,让AI扮演读者,还真能提出不少有效建议。

# 任务
请你扮演一位潜在读者,阅读文章,并从读者视角提出建设性反馈与修改建议
​
# 要求
1. 请先自行判断这篇文章的目标读者类型(例如职场新人、内容创作者、AI工具使用者、普通公众等),并简要说明你的角色视角
2. 反馈需围绕以下维度展开:
- 获得感:读者是否能学到新知识、获得启发或情绪价值?哪些段落有效?哪些较空洞?
- 逻辑性:内容结构是否清晰?论述是否有跳跃或重复?哪些地方需要补充过渡?
- 表达与节奏:语言是否自然、有节奏?有没有冗长、口语化或不连贯的句子?
- 可信度与细节:是否存在模糊论断、数据欠缺或实例不充分的问题?
- 整体印象:这篇文章给读者留下什么印象?有哪些亮点和可改进处?
3. 语气请保持中立、真诚,像一位认真阅读后给出反馈的读者,而非写作老师
4. 输出结构建议如下:
  - 读者定位:XX(你是谁,你为什么会读这篇文章)
  - 总体印象:XX
  - 具体问题与建议:XX(按维度分点列出)
​
# 限制
- 不要夸大问题,也不要无条件称赞
- 不进行逐句修改,只指出问题与优化建议
​
# 文章
[你的文章内容]

上次我写完一篇关于小红书数据抓取的教程,让AI扮演读者看了下。它指出了几个我没注意到的问题:

  • Cookie获取步骤不够明确,没说失效了怎么办

  • 代码节点的作用解释不清楚

  • 没提到数据抓取的合规性问题和风险提示

  • 缺少时间成本和成功率的说明

除了"语言太口语化"这条(我就是想要轻松的风格),其他建议都很中肯。这些确实是不懂技术的读者会困惑的地方。

这个方法的本质,是让你跳出"作者视角",站在读者角度重新审视内容。

五、批量生成标题候选

都说"标题决定打开率",起一个好标题的时间不应该少于写文章的时间。道理都懂,但有时候真的憋不出来。

这是AI最能帮上忙的环节之一。

# 任务
请根据文章初稿内容,为这篇文章生成5个公众号风格标题
​
# 要求
1. 结合初稿主题与语气,输出多样化的标题,涵盖不同传播目标和风格类型
2. 每个标题控制在35个字以内,语言自然流畅、有节奏感,贴近公众号阅读习惯
3. 标题要有可读性与吸引力,有网感,避免空洞或刻意营销
​
## 标题风格
可根据内容实际情况,多种类型组合使用:
- 信息型:直接传达主题或价值,适合教程、干货、测评、总结类文章
- 共鸣型:引发情绪共感,适合情感、职场、创作心路类内容
- 冲突反转型:制造思维张力,适合观点型、测评类、趋势类文章
- 提问型:激发好奇心与参与欲望,适合讨论型、话题型文章
- 故事型:带入人物与经历,适合案例、复盘、经验分享类内容
- 对比型:制造反差与思考,适合趋势洞察、方法论类文章
- 趋势预测型:表达前瞻与判断,适合行业分析、未来洞察类内容
- 总结清单型:结构化、实用,适合工具、知识点整理、干货类文章
- 情绪型:金句、情绪钩子,适合观点、经验或情绪共鸣类内容
​
# 初稿
[你的文章内容]

你还可以把一些爆款标题作为例子一起给它,帮助AI理解你想要的感觉。

不管用DeepSeek还是Gemini,起标题这个环节基本都能完成。关键是,你不用全句采纳,可以把两个标题拼一拼,或者提取关键词自己再改改。

记住一点:网感这件事,AI没有你强。它能给你提供思路和组合,但最终的判断还得你自己做。

六、快速生成配图提示词

有时候真的懒得写生图提示词,尤其是下班前老板突然要个封面图的时候。

最简单的办法:在你已经发给AI文章内容的对话框里直接问:"根据文章内容,给我一个匹配的封面图提示词,适合XX工具生成图片。"

如果用的是有长记忆的大模型,我就更省事了,直接说"封面图提示词来一下",它就知道怎么做。

想要更精准的效果,可以具体描述一下元素和风格:

Midjourney版本:

请根据文章主题,为文生图模型(如Midjourney)生成3个封面图提示词
​
# 文章主题
关于使用AI辅助写作的五个实用技巧
​
# 提示词要求
- 体现"人工智能"与"创意写作"的结合
- 风格偏向现代、简洁、有科技感
- 包含关键元素如:键盘、光束、纸张、数据流等
- 用英文描述,并遵循"主体描述+风格细节"的格式

即梦版本:

请根据文章主题,为文生图模型(如即梦)生成3个封面图提示词
​
# 文章主题
关于使用AI辅助写作的五个实用技巧
​
# 提示词要求
- 突出"技巧"和"效率翻倍"
- 风格活泼、有视觉冲击力,适合自媒体平台
- 可以包含数字"5"和上升箭头等隐喻元素
- 用中文描述,并遵循"主体描述+风格细节"的格式

不同的生图工具对提示词的理解不一样,针对性地调整描述方式,出图质量会更好。

写在最后

这半年和AI协作下来,我最大的感受是:AI不是来替代你的,是来放大你的。

它能帮你节省重复性的脑力劳动,让你把精力放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——比如思考产品逻辑、提炼核心观点、把握用户心理。

但有一点必须清醒:无论AI多强大,文章最重要的还是"活人感"。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大模型能直接输出有温度、有质感的文字。AI可以提供思路、套路、框架,唯独给不了真实。

真实的使用场景、真实的踩坑经验、真实的思考过程,这些只有你自己能提供。

AI是工具,但创作的主体永远是人。记住这一点,你才能真正用好AI,而不是被AI用。

这些提示词和方法,你直接拿去用就行。

不需要全盘照搬,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,慢慢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协作方式。

如果你也有一些好用的AI协作技巧,欢迎在评论区分享,我们一起交流进步。

声明: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本站所有,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;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,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半年AI协作实践:产品经理的6个写作提效心得
#AI协作 #AI写作 #产品经理 
收藏 1
Image2Prompt:一键将图片转换为 AI 绘画提示词的浏览器插件,完全开源免费使用
这是最后一篇
推荐阅读
  • 为什么优秀的产品经理如此稀缺?挡在产品经理面前的六道坎
  • 使用Cursor的深度思考:作为产品经理的技术与管理平衡之道
  • 从盲盒到茅台,年轻人正在重写消费逻辑:情绪价值成了刚需
  • 企业数字中枢:从权限混乱到统一治理,打造统一的大后台系统
  • 用 AI 学编程:产品经理的Vibe Coding之路
评论 (0)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分类精选
产品经理原型设计指南:产品经理如何快速绘制高质量原型?(附步骤与资源)
88638 11月前
AI 开发提速了 70%?为什么最后的 30% 仍然要靠人
5496 2周前
我把KISS复盘法交给AI,它变成了我的思维教练
3407 3周前
AI 编程正在重塑产品经理
3385 1月前
一文看懂所有产品经理岗位:从功能到AI,从C端到B端
3222 4月前
Dify:帮AI产品经理迈出的第一步
2084 1月前
聊一聊产品规划指南:从定义到执行,全面解读方法与工具
1989 10月前
AI产品经理要不要懂技术?需要懂哪些技术?
1987 1年前
Frame0:免费手绘风格线框图绘制工具 ,轻松制作手绘风格的产品线框图
1783 10月前
亲测:为什么Cursor正悄悄改变产品经理的工作方式
1776 5月前

文章目录

关注「苏米客」公众号

订阅推送更及时,手机查看更方便
分类排行
1 半年AI协作实践:产品经理的6个写作提效心得
2 AI Agent:工作方式的下一次重构,从工具到数字分身
3 别再只会用 AI 干活了:差距真正拉开的,是系统设计思维
4 用 AI 学编程:产品经理的Vibe Coding之路
5 AI 开发提速了 70%?为什么最后的 30% 仍然要靠人
6 我把KISS复盘法交给AI,它变成了我的思维教练
7 AI Agent失控的根源:上下文工程是关键
8 AI 编程正在重塑产品经理
9 Dify:帮AI产品经理迈出的第一步
10 终于搞懂AI Agent了:从怎么做到做什么
©2015-2024 苏米客XMSUMI 版权所有 · WWW.XMSUMI.COM 闽ICP备14005900号-6
程序库 免费影视APP 花式玩客 免费字体下载 产品经理导航 Axure RP 10 免费Axure模板 Axure原型设计 Axure元件库下载 申请友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