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谷歌发布了 Antigravity,一个以智能体(agent)为核心的原生 IDE,它不再只是智能补全的 “副驾驶”,而是作为能自主规划、执行、验证任务的开发合作者出现。

对我而言,这不仅是工具的迭代,更是一种工作范式的潜在重构。
以下是我对这个产品的深入剖析,以及我在试用后的上手指南。
一、Google Antigravity是什么?
Google Antigravity 是谷歌于 2025 年 11 月正式推出的一款 “agent-first” 集成开发环境 (IDE),基于其最新的大型语言模型 Gemini 3 Pro。官方定位是让 AI 智能体(agent)不仅参与辅助,而是能够 “自主执行” 编程任务 —— 这与传统的 AI 辅助插件有根本区别。

它支撑了多个 LLM 选项,包括 Gemini 3 Pro、Anthropic 的 Claude Sonnet 4.5 以及开源 GPT-OSS,使得开发者可以根据任务性质灵活选择。
这种设计旨在从人工 “写一行、AI 补一行” 的协作,提升到 “人负责规划与指导,AI 智能体自主完成” 的模式。它的理念可以分为四个核心原则:信任 (Trust)、自主 (Autonomy)、反馈 (Feedback) 和 自我完善 (Self-improvement)。
二、Antigravity 的主要功能与特点
1. 双视图界面
编辑器视图 (Editor View)
类似于传统 IDE(如 VS Code),配有侧边面板,用于与 AI 智能体协作。
管理者视图 (Manager View)
类似 “任务控制中心”——你可以在其中管理多个智能体 (agent),为不同 workspace 分配任务并监控进度。
2. 智能体驱动的异步开发流程
Antigravity 支持并行启动多个智能体。每个 agent 可以独立执行其被分配的任务:一个做前端,一个做后端,还有一个做测试。这种异步自治能力能够显著提升开发效率。
3. 可验证的工件 (Artifacts) 系统
为了建立 “信任”,Antigravity 生成 Artifacts,让人类开发者可以清晰审查 AI 做了什么:
-
任务清单 (Task list)
-
实施计划 (Implementation plan)
-
操作演示 (Walkthroughs)
-
截图 / 浏览器录屏 (视觉反馈)
这些工件构成了一条“证据链”,帮助开发者理解和验证 agent 的行为。
4. 浏览器及视觉反馈
Antigravity 集成了内置 Chromium 浏览器,智能体可以实际控制浏览器进行点击、滚动、输入等操作。
当 agent 控制浏览器时,界面可能呈现特定交互反馈 (例如边缘发光),表示它正在执行任务。
开发者可以通过截图、框选 UI 元素并发表评论,指导智能体基于视觉层面的调整,而无需直接修改源码。
5. 多模型支持与知识管理
支持 Gemini 3 Pro、Claude Sonnet 4.5、GPT-OSS 等模型。
Agent 可以从历史任务中学习:将有用片段、解决方案保存下来,以便未来复用。
6. 智能任务规划与自我修正
Gemini 3 Pro 在 Antigravity 中展现强大的规划能力。智能体可以生成详细的实施方案 (plan),开发者可以对其评论、调整;智能体据此修正后续行为。
据报道,Antigravity 还具备长周期任务管理能力,比如模拟运营 (Vending-Bench 类任务) 时,智能体可以保持较高延续性和自我调优能力。 (原内容中有类似描述,但目前公开报道更常提的是 agent 管理和 artifact 生成)
三、使用指南:如何上手 Antigravity
以下是我基于产品公告和用户反馈整理的典型流程,以及我自己试用后的体会。
环境准备与安装
多平台兼容:支持 Windows、macOS、Linux。
硬件建议:官方预览版本要求最低 8 GB RAM,推荐 16 GB。
下载与登录:可以从 Antigravity 官网 () 下载。登录需要 Google 账号。

新手五步操作法
派发任务 (Kickoff)
在 Manager 视图中启动一个新的对话 (Start new conversation),用自然语言描述你的需求。
示例:我曾尝试让 agent 用 Next.js + Tailwind CSS 建一个小应用。你只描述功能,而不写代码。
审查 & 干预计划
agent 会先生成实施计划 (implementation plan),列出模块、结构、里程碑。
你可以在计划中添加注释或修改优先级:例如 “这个按钮颜色用红色”“这个模块先做登录再做页面展示”。
这一步是关键:它决定了智能体后续行为。
视觉反馈 & 精准调整
agent 执行后,会在浏览器中构建原型或界面。
通过截图、框选某个 UI 元素 (例如一个按钮),然后评论 “改成圆角” 或 “字体靠左对齐”,agent 根据 DOM + 像素信息定位并改变相应代码。
并行启动多个 Agent
我自己试过同时给一个 agent 让它做 UI,另一个 agent 写后端接口,还有一个进行测试。
各 agent 并行执行,显著缩短了整体周期。
验收 & 迭代
完成后,agent 会生成 Walkthrough 报告 (包含代码变更、功能说明、验证结果) 。
就像审查汇报,你可以一条条过,看哪些地方满意,哪些地方需要调整。满意后,一键合并。
四、获取方式与状态
当前处于 公开预览 (public preview) 阶段,对个人开发者免费开放。
Gemini 3 Pro 的使用配额相对慷慨,但有速率限制 (例如每隔一段时间刷新)。
多操作系统支持 (Windows / macOS / Linux) 已覆盖。
五、Antigravity 与竞品对比
下面是我对 Antigravity 与几类主流竞品 (如 Cursor、GitHub Copilot、传统 IDE + 插件) 的对比。
| 维度 | Google Antigravity | Cursor / Windsurf / 类似 Agent IDE | GitHub Copilot (或编辑器 + 插件) | 传统 IDE (无 AI) |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核心工作模式 | 智能体自主执行 (agent-first) | 辅助型 agent / 建议机制 | 行级代码补全 / 对话式辅助 | 手写为主,人工编码 |
| 多任务处理 | 支持并行多个 agent | 较少 / 单 agent | 不支持 | 无 |
| 验证 & 可追踪性 | 有工件 (Artifacts):任务清单、计划、截图、录屏 | 通常较弱 | 无 (主要是建议) | 无 (手工审查) |
| 浏览器集成 | 强 (agent 可真实控制浏览器、交互、测试) | 有但较基础 | 没有 | 无 |
| 模型可选性 | Gemini 3 Pro, Claude Sonnet 4.5, GPT-OSS | 依平台 | 有 (OpenAI 模型) | 无 AI 模型 |
| 学习曲线 | 中等 — 需要理解 agent 概念 & Artifact 审查 | 中低 | 很低 | 高 (传统编码) |
| 当前费用 | 公测免费 | 各自定价 /订阅 | 订阅 /付费 | 可能免费或付费 (IDE/licensing) |
优势:Antigravity 最大亮点在于它的 agent-first 架构 + 多任务并行 + 可验证工件 + 浏览器控制,这非常适合中长期、结构化或复杂项目。
局限:对于简单任务或轻量修补 (bug fix),它可能显得“重量级”。而且目前作为预览版,稳定性与错误恢复机制 (如文件被错误覆盖) 是社区用户提到的问题。
六、典型应用场景
根据我的观察和试用,我觉得 Antigravity 特别适合以下几类场景:
全栈 / 复杂应用开发
-
启动一个全新的 Web 应用 (前端 + 后端 +数据库 + UI)
-
agent 负责不同层面,在不同命名空间并行工作
遗留系统现代化
-
将老旧代码库分阶段重构
-
用 agent 读取、理解、重写模块,同时生成验证与回归测试
快速原型 / 最小可行产品 (MVP)
-
产品经理或创业者可以通过自然语言描述需求,agent 帮忙“落地”交互原型
-
通过视觉反馈循环快速迭代
自动化测试与质量保证
-
agent 可控制浏览器进行端到端测试
-
自动生成测试案例、截图或录像,生成报告供人审查
知识积累与团队经验共享
-
agent 学习项目历史,保存最佳实现方式
-
为未来类似任务积累 “记忆” (snippet + plan)
七、角色价值:Antigravity 为用户带来的潜在收益
-
开发效率提升:把重复性编码任务交给 agent,人可以更多聚焦在架构、需求和设计层面。
-
降低入门门槛:对于没有强编码背景的产品经理或创业者,也能通过自然语言指令生成功能性产品。
-
增强可维护性:通过 artifact 系统和知识库,让工作透明、可审查、可复用。
-
并行工作能力:多个 agent并行协作,相当于扩大团队能力。
-
学习与成长:观察 agent 的代码、计划和验证,可以借此理解先进设计、框架模式。
八、目前的挑战与用户反馈
尽管定位很前瞻,但社区也有不少批评和注意点:
-
有用户反映在使用时出现数据丢失的问题:
“它删除了整个代码库 … 目录变空”
-
配额 / 速率限制问题:有用户指出配额每 5 小时刷新,但对超频用户来说仍然可能成为瓶颈。
-
稳定性问题:某些用户表示他们在 Antigravity 或 Gemini 3 中遇到请求失败、错误不稳定的问题。
-
并非完全成熟:部分早期用户认为作为 “预览版本”还有不少打磨空间。
这些反馈提醒我们:Antigravity 是一个高潜力但仍在进化中的平台。
九、总结
作为一名产品经理,我非常看重工具对 工作方式 的影响力。Google Antigravity 并不只是一个能写代码的 AI 助手,而是将智能体 (agent) 提升为真正的协作者。它的 agent-first 架构、并行任务能力、可验证工件机制 和 视觉/浏览器反馈链条 构成了一个面向未来的软件开发范式。
但正如任何新兴技术,它还不是十全十美。稳定性、速率限制、数据保护都是目前社区关心的问题。我建议在评估时:
-
对于长期、大规模、复杂项目:Antigravity 是值得考虑的工具
-
对于简单小项目或轻量修补:现阶段可能还是用传统 IDE + Copilot / Cursor 更快
总的来说,Antigravity 标志着 AI 编程的新阶段 —— 它不仅仅是辅助编写代码,而是让 AI 走向 主动执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