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最近在体验 FlowithOS 时,我第一次感受到,也许浏览器这个形态,真的要走到尽头了。
这不是一句夸张的预测。
在 AI 时代,信息检索的主体已经悄悄换人了。我们不再“浏览”,而是交给 Agent 去“执行”。
而 FlowithOS 这款国产 AI 浏览器(或者更准确地说,是 Agent 操作系统),正尝试让智能体拥有系统级的执行能力。

OpenAI 的 Atlas、微软的 Copilot、谷歌的 Gemini 浏览器插件,都在强调“让 AI 理解网页”。
但 FlowithOS 想做的更进一步——不是帮你理解网页,而是帮你完成任务。
FlowithOS 是什么?
简单来说,如果 Windows 是给应用程序准备的运行环境,那 FlowithOS 就是给 AI Agent 准备的。
它让 Agent 不再困在聊天框里,而是能像人类一样打开网页、点击按钮、填写表单,甚至执行跨平台操作。

我在体验过程中发现,它主要解决了传统 Agent 的三个老问题:
| 限制 | 传统 Agent 的问题 | FlowithOS 的改进 |
|---|---|---|
| 环境限制 | 只能在沙盒内执行,无法跨页面 | 提供系统级执行环境,能访问网页、账号和数据 |
| 记忆缺失 | 无法连续执行任务,容易忘记上下文 | 内置长期记忆系统(Knowledge Garden) |
| 权限恐惧 | 无法调用系统资源,执行范围受限 | 用户授权后可进行真实系统级操作 |
这种设计理念其实挺大胆的:它并不是在给浏览器“加 AI”,而是让浏览器“变成一个 AI 能用的系统”。
实测体验
为了验证 FlowithOS 的执行力,我尝试了一个典型任务:
“在淘宝网为我搜索并帮我对比 OPPPO X8S+ 、OnePlus 13、VIVOX200,从各品牌官方旗舰店加入对比价格、配置、外观、功能亮点并总结选购指南。”
操作流程很简单:输入任务 → 点击「Run Task」。

随后,我几乎什么都没做。
FlowithOS整个过程是:自动打开淘宝 → 登录 → 搜索 → 进入各品牌旗舰店 → 整理信息 → 输出一个 .md 文件
右侧边栏控制台显示出执行进度,整个过程非常快,大约 30 秒左右就完成了登录和首轮搜索。
这时候,淘宝就会弹出一个让我登录的选项。

我扫码登录淘宝后,会依次去执行通过店铺去找到我想要的产品,并收集信息
整个过程不到 10 分钟,除了扫码登录,全程自动完成。

体验感受有两个关键词:
-
快:整个流程顺滑,几乎没有停顿。
-
稳:即使跨多个页面也没中断。
不过,也有一个小瑕疵:收集回来的结果是英文输出,这在国内场景下显得不太自然。
但整体来看,它确实做到了“从思考到执行”的闭环。
FlowithOS 的三重进化
从“看见”到“看懂”:双模态网页理解
FlowithOS 的 Browser Agent 不只是读取网页文本,还能识别按钮、输入框、图标等视觉元素,真正理解网页逻辑。
在权威评测 Online-Mind2Web 中,它甚至击败了 Google Gemini 和 OpenAI Atlas,拿下几乎满分的成绩。

从“任务”到“伙伴”:拥有自我学习能力
它的长期记忆系统能持续记录交互,并主动优化行为策略。
举个例子,我让它每天整理行业资讯。几天后,它已经学会判断哪些内容更重要,甚至能提前筛选我可能感兴趣的主题。
从“灵感”到“执行”:创意直达结果
FlowithOS 把三个核心模块整合成完整的工作流:
Context Playground(创意画布)

Knowledge Garden(知识花园)

Neo(Agent 创建器)
在同一系统里,从构思 → 知识积累 → 创建 → 执行,一气呵成。
这意味着未来在做内容运营、市场策划、或技术实验时,AI 可以从构想到执行都独立完成。
FlowithOS 与其他 AI 产品的差异
| 类别 | 定位 | 执行能力 | 系统权限 | 记忆能力 | 适合场景 |
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 普通 AI 浏览器 | 网页理解与总结 | 低,仅限浏览 | 无 | 弱 | 阅读辅助、总结报告 |
| 通用 Agent | 聊天+任务执行 | 中,可调用插件 | 部分 | 中 | 单一任务执行 |
| FlowithOS | Agent 操作系统 | 高,跨网页执行 | 系统级授权 | 强,长期记忆 | 跨平台任务、流程自动化 |
从定位上看,它不是“AI 浏览器”,而是“让浏览器为 AI 服务”的操作系统。
总结
如果说 ChatGPT 代表的是“思考的智能”,那 FlowithOS 展示的则是“行动的智能”。
它不是让 AI 更聪明,而是让 AI 真正能做事。
从实测体验来看,FlowithOS 的确在系统层面为 Agent 打开了一扇门——让它能操作、能学习、能记忆。
这也许意味着一个新的阶段正在到来:
未来我们拥有的,不再是一个“聊天机器人”,而是一套能自主完成任务的“数字员工”。
作为一个每天在不同 AI 工具间切换的产品经理,我能感受到这一变化的意义:
从浏览网页到让 Agent 执行任务,从工具到操作系统——FlowithOS 让 AI 的角色,第一次从“助手”变成了“行动者”。
也许浏览器的故事正在结束,但 Agent 的时代,才刚刚开始。
下载地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