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往,我经常卡在这些点上:
-
拿起纸和笔画草图,后来转成数字图形,费时又容易丢失细节;
-
Mermaid 或 PlantUML 写代码画流程图时,一行语法错了就全部白画;
-
不同图:流程图、逻辑图、时序图、甘特图,需切换不同工具,切工具费时费力。
后来我用AI结合工具也实现了智能绘图的能力,有兴趣可以看看之前的分享:
但整个流程不够丝滑和顺畅,因为生成的结果出错了,老是要切来切去的改,改完了再放在软件里看生成效果,真的是繁琐了一点!
看到最近这个我熟悉的Boardmix(博思白板)新版上线了AI 绘图智能体,而且还是限时免费体验,那不得赶紧来尝试一下~

今天苏米就把使用体验整理成这篇文章,希望能和大家分享这种「从图形痛点到 AI 助手」的转变路径。
Boardmix AI 绘图智能体
Boardmix 新出的 AI 绘图智能体把「想法 → 文档/便签 → 可视化图形」这条链路自动化了:

支持粘贴 Mermaid/PlantUML 代码并自动修复、上传 TXT/Markdown/PDF/Word/PPT 一键提取并生成流程图、以及把白板上的文本/便签/图片多模态识别后自动连线成图。

同时它覆盖流程图、甘特图、时序图、类图、E-R 图等类型,内嵌于 Boardmix 的 AI 助手面板和图元菜单里,能在多人实时协作里实时整理输出,是把白板从“记录工具”提升为“会中生产力工具”的一次明显迭代。
核心能力与体验
新版的 Boardmix AI 绘图智能体,核心的升级可以总结为三点:
生成速度与稳定性:相比之前的版本,AI 绘图速度明显加快,并且出图失败或卡顿的情况大幅减少,这让“试几个版本看看”变得可行,不用怕一直卡死。

更多图表类型支持:不仅在流程图上优化,还新增了甘特图、时序图、类图、E-R 图等,这意味着一个工具就可以覆盖我大多数产品梳理常用的图形需求。

多模型 + 多模态融合:Boardmix 采用 DeepSeek、豆包、Qwen 等多个模型,并融合图像、文本、代码的生成与识别输入,使得 AI 绘图不仅能“听指令”也能“读内容”,转换更加智能。

在我的体验中,这种从“描述”或“内容”到“可视化图形”的路径,真正意味着我可以“画得快”又“画得对”,不像传统工具那样“画得乱”或“总错意思”。
如何开始
在任意 Boardmix 白板里,点击右下角的 AI 图标,打开右侧的 AI 助手面板,切到“推荐”标签,第一个就是 AI 绘图智能体。

或者选中白板上的容器/便签,点右上角的 图元 AI 下拉,选择 “提炼为 > 流程图 / 思维导图”,把局部内容直接变成图形。

实测体验
实战一:粘贴 Mermaid/PlantUML 代码 → 自动修复并生成
操作:新建文本或直接在 AI 面板的代码输入区域粘贴代码 → 点击生成。
体验细节:我故意粘了一段带语法错误的 Mermaid 代码,AI 没让我去一行行 debug,而是直接给出修复后的版本并生成了预览图。

那一刻从“烦躁”变“惊讶”,尤其是当我改了几处箭头方向、点了“重新生成”,布局瞬间更合理了。生成后可直接点节点改名、拖拽重排,编辑流畅。
实战二:上传文档(TXT/Markdown/PDF/Word/PPT)→ 一键提取流程图
操作:在 AI 助手里选择“上传文档”或把文件拖到白板

选择“生成流程图/提炼流程” → 等待 AI 解析并输出初版。

体验细节:我上传一份常见的产品需求文档,AI 自动抽取出关键步骤、条件分支和负责人(如果文档有标注),初版图会把主流程和次要分支区分开来。

通常只需做少量合并或删减(而不是重画),这节省的不是几分钟,是整整一轮复盘的精力。
文档内容越结构化,输出越准确;全文较散时,我会分章节上传,效果更稳。
实战三:白板便签/文本/图片 → 自动整理成流程图
操作:会议后把一堆便签贴好(或已有历史板),选中这些元素 → 图元 AI → “提炼为流程图”。
体验细节:这段体验是最“魔法”的:系统会尝试给便签排序、补全连接线方向,甚至自动识别一些隐含逻辑(例如“提交→审核→完成”)。
我遇到一次 AI 错把一个备注当成流程节点,手动删除并重新运行一次就修正了,说明它聪明但不是全能。总体上,把会后整理时间从 30–60 分钟压到 5–10 分钟是常态。
小技巧
把 SWOT 或讨论结果直接丢进白板,AI 可以把它转成交互式看板,讨论时拖动就能实时更新展示。
思维导图先生成大纲,再让 AI 把大纲转流程图,最后一键生成 PPT(Boardmix AI 的 AIGC 模块连贯工作),闭环很顺。

长文档分块上传,分段生成后再合并图,能明显减少 AI 的“跳步”与遗漏。
实时协作时,让一人专门负责“召唤 AI 生成”,其他人继续讨论,AI 会把会中输出变成可修改的草图,会议产出率立刻上去。
限时免费
限时免费/活动期体验非常爽,但长期用要关注 AI credits / 点数 限制;大量高算力生成(高清图、复杂解析)可能会消耗点数或触发付费。

现在免费期内,截止到9月25日,大家可以抓紧时间体验!
体验地址:
总结
刚开始试的时候我有点怀疑:又一个“AI 功能”,会不会只是噱头?但在粘贴一段坏掉的 Mermaid、上传一份混乱的需求文档、还有把会议便签“一键整理”成图的三连体验之后,我从怀疑转成了小兴奋。
作为一名产品经理,我会从“效率”、“稳定性”、“灵活度”和“成本”四个维度来评估这类 AI 驱动工具。
最后想说:如果你经常需要把想法可视化并对外交付,Boardmix 这波 AI 绘图智能体能把“从想法到成图”的繁琐操作去掉,带来的是省心、速度和那种在会议结束后不会再有“我得回去重画”的踏实感;